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 聯系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科新路優可商務中心B棟
- 服務熱線:020-85279740
- 聯系電話:020-85279740(8線) 020-37889427
- 傳真電話:020-85279740
![](/skin/images/l_lx_tel.png)
利達信:什么是電話,了解它的原理、發展歷史、及平臺供商有哪些?
發表時間:2023年08月08日瀏覽量:
利達信:什么是電話,了解它的原理、發展歷史、及平臺供商有哪些?
電話是與兩個或多個物理上相距較遠的各方之間通過語音或其他數據的電子傳輸進行交互式通信相關的技術。電話長期以來與語音通信相關,現已發展到還包括短信、視頻通話、視頻會議、語音郵件、通話錄音和傳真。
最早的電話是成對的,每條線路直接連接兩個地點。因此,不切實際的是,用戶需要為他們希望呼叫的每個聯系人使用單獨的有線設備。很快,電話交換機的發明使用戶能夠在總機接線員的幫助下與任何其他有線服務本地方進行通信。干線連接各個電話交換機,使呼叫能夠在越來越遠的距離上進行。
AT&T于1908年開始規劃一條跨國電話線,最終從東海岸到西海岸鋪設了3,400英里的銅線。工程師們使用創新的加載線圈和真空管來放大電信號,因為它們在全國各地傳播。
在申請專利三十九年后,貝爾通過從紐約到舊金山的儀式電話開啟了橫貫大陸的電話服務。他重復了他現在著名的話:“華生先生,過來。我想見你。沃森從加利福尼亞回答說:“我現在需要五天才能到達那里。總裁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Wilson)和AT&T總裁西奧多·韋爾(TheodoreVail)加入了他們的電話會議。
電話歷史上的其他重要里程碑包括:
雖然昂貴且復雜-或多或少過時-但傳統PBX系統歷來在網絡連接或電力不可靠的地區最具吸引力。(即使在停電的情況下,一些硬接線電話線也能繼續工作。
2、VoIP PBX。與傳統PBX類似,VoIP或IPPBX本質上是在企業內創建專用電話網絡,但通過互聯網或專用局域網(LAN)而不是專用語音電路來實現。
3、混合PBX。一些組織部署了混合PBX模型,該模型同時使用傳統和IP電話技術-無論是為了冗余,節省成本還是支持分階段遷移到VoIP。這些環境使用網關來橋接VoIP和PSTN功能?;蛘撸行┤耸褂眯g語混合PBX來指代具有本地和云托管資源的VoIP電話系統。
4、云網絡語音。云VoIP,也稱為云電話或云呼叫,是由第三方提供的VoIP服務。通過外包其系統,企業可以消除配置、管理和維護現場IPPBX的需要,從而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并提高可擴展性。特性、功能和控件往往不如本地選項全面,盡管許多分析師預計這種差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小。
電話是與兩個或多個物理上相距較遠的各方之間通過語音或其他數據的電子傳輸進行交互式通信相關的技術。電話長期以來與語音通信相關,現已發展到還包括短信、視頻通話、視頻會議、語音郵件、通話錄音和傳真。
互聯網電話使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協議(IP)網絡撥打電話,其成本遠低于傳統的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稱為軟電話的計算機應用程序的行為類似于傳統電話,但不需要獨立設備。IP電話軟件可以駐留在各種計算主機上,包括個人計算機(PC)、智能桌面電話、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電話交換歷來需要使用傳統的固定線路電話,即包含揚聲器(發射器)和接收器的手持設備,這些設備通過物理布線連接到本地交換網絡。電話通信越來越多地使用現代計算和蜂窩技術進行,從而模糊了電話和電信領域之間的界限。電話的定義及其范圍也相應擴大。
電話的工作原理
- 傳統電話的工作原理。傳統的電話系統將呼叫一端的聲波轉換為電信號,這些電信號通過PSTN的電線和電纜傳播到目的地-PSTN是縱橫交錯的全球電路交換電話網絡。然后,接收者的電話將傳輸轉換回聲音信號,從而實現實時對話。
PTSN也稱為普通老式電話服務(POTS),由國際,國家,區域和本地運營商運營。其底層基礎設施最初以銅線為特色,但現在包括光纖布線、蜂窩技術和衛星系統。
- 移動電話的工作原理。使用蜂窩技術,移動電話將聲音轉換為電信號,并通過無線電波廣播到當地的手機信號塔。蜂窩網絡使用無線電信令將此信息轉發到接收者的手機,而接收者的電話又將信號轉換回聲音。
- 如何上網電話互聯網電話軟件將聲波轉換為通過分組交換計算機網絡傳輸的數據,使語音呼叫能夠在線進行,并且獨立于PSTN和蜂窩系統。IP語音(VoIP)是第3層協議和IP電話的子集,可跨寬帶和專用IP網絡提供語音和其他通信服務,例如視頻會議和文本消息。
- 傳真的工作原理。傳統傳真(傳真的縮寫)技術類似于傳統的語音電話。傳真機的傳感器不使用聲波作為轉換數據的機制,而是對打印的文檔進行編碼,并將其解釋為二維的固定位圖,然后將該圖形轉換為電子信號。這些信號穿過電話網絡,到達接收傳真機,接收傳真機重新轉換和解碼信號,重新組裝和打印信號以反映原始文件。
電話的歷史
“電話”一詞來自希臘語詞根,意為遠、電話和說話、電話。1876年,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AlexanderGrahamBell)在電報系統成功的基礎上,為電話申請了著名的專利,將其作為電子傳輸人類語音的方式。幾天后,他通過電話對隔壁房間的助手托馬斯·沃森(ThomasWatson)說了第一句話:“華生先生,過來。我想見你。第二年,他打了歷史上第一個遠程電話——從馬薩諸塞州的塞勒姆到波士頓——并創立了貝爾電話公司,該公司后來成為AT&T的一部分。最早的電話是成對的,每條線路直接連接兩個地點。因此,不切實際的是,用戶需要為他們希望呼叫的每個聯系人使用單獨的有線設備。很快,電話交換機的發明使用戶能夠在總機接線員的幫助下與任何其他有線服務本地方進行通信。干線連接各個電話交換機,使呼叫能夠在越來越遠的距離上進行。
AT&T于1908年開始規劃一條跨國電話線,最終從東海岸到西海岸鋪設了3,400英里的銅線。工程師們使用創新的加載線圈和真空管來放大電信號,因為它們在全國各地傳播。
在申請專利三十九年后,貝爾通過從紐約到舊金山的儀式電話開啟了橫貫大陸的電話服務。他重復了他現在著名的話:“華生先生,過來。我想見你。沃森從加利福尼亞回答說:“我現在需要五天才能到達那里。總裁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Wilson)和AT&T總裁西奧多·韋爾(TheodoreVail)加入了他們的電話會議。
電話歷史上的其他重要里程碑包括:
- 1889年,發明了第一個自動電話開關。
- 1956年,歐洲和北美之間開通了第一條海底跨大西洋電話電纜系統。
- 1965年,AT&T部署了第一臺全電子電話交換機,實現了呼叫等待等高級功能。
- 1969.高級研究計劃局網絡(ARPANET)是互聯網的實驗前身,隨著四臺大學計算機的成功互連而取得成果。
- 1973.計算機科學家DannyCohen在南加州大學(USC)開創了網絡語音協議(NVP),這是VoIP的前身。
- 1983年,摩托羅拉推出了第一款商用手機。綽號“磚頭”的DynaTAC重兩磅,充電需要10個小時,每輛售價為3,995美元。
- 1994.隨著IBMSimonPersonalCommunicator的推出,智能手機向公眾開放。
- 1995.VocalTec發布了互聯網電話,被認為是第一個商用VoIP服務。
- 1999.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標準化會話初始協議(SIP),這是許多在線電信服務的基礎關鍵網絡協議。
- 2003年,Skype推出了革命性的免費VoIP服務,后來增加了視頻功能。
- 2011.谷歌推出了開源Web實時通信(WebRTC)項目,該項目無需使用插件即可跨標準Web瀏覽器進行語音和視頻通信。
適用于企業的4種電話系統
1、舊版、電路交換PBX。在傳統電話系統中,本地專用交換機(PBX)盒充當內部交換中心,直接連接內部設備之間的呼叫,并通過專用中繼線路將外部呼叫路由到PSTN和從PSTN路由外部呼叫。人工操作員管理最早的PBX系統,但最終被現代自動助理所取代。雖然昂貴且復雜-或多或少過時-但傳統PBX系統歷來在網絡連接或電力不可靠的地區最具吸引力。(即使在停電的情況下,一些硬接線電話線也能繼續工作。
2、VoIP PBX。與傳統PBX類似,VoIP或IPPBX本質上是在企業內創建專用電話網絡,但通過互聯網或專用局域網(LAN)而不是專用語音電路來實現。
- 因為它不需要單獨有線的網絡,也不依賴于PSTN(長途收費),所以互聯網電話比傳統的PBX系統便宜得多。它還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地理靈活性,因為他們可以跨設備訪問軟電話應用程序,而不是一直局限于桌面手機。
3、混合PBX。一些組織部署了混合PBX模型,該模型同時使用傳統和IP電話技術-無論是為了冗余,節省成本還是支持分階段遷移到VoIP。這些環境使用網關來橋接VoIP和PSTN功能?;蛘撸行┤耸褂眯g語混合PBX來指代具有本地和云托管資源的VoIP電話系統。
4、云網絡語音。云VoIP,也稱為云電話或云呼叫,是由第三方提供的VoIP服務。通過外包其系統,企業可以消除配置、管理和維護現場IPPBX的需要,從而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并提高可擴展性。特性、功能和控件往往不如本地選項全面,盡管許多分析師預計這種差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小。
電話平臺和供應商
如今,企業可以從眾多本地和基于云的VoIP電話供應商中進行選擇,從主要運營商到新興的初創公司。國外的服務商
- 8x8
- T&T
- Avaya
- Broadvoice
- Cisco Webex
- Dialpad
- Fuze
- Microsoft
- Mitel Networks
- Nextiva
- RingCentral
- Verizon
- Vonage
中國的服務商
- 中國聯通
- 中國電信
- 中國廣電
- 中國移動
- 騰訊
- 阿里巴巴
- 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