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 聯系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科新路優可商務中心B棟
  • 服務熱線:020-85279740
  • 聯系電話:020-85279740(8線) 020-37889427
  • 傳真電話:020-85279740

從中國電話發展歷史聊聊洋行的是非曲直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瀏覽量:

先講個事件:三十年代前電話機完全依賴進口,國內幾乎沒有一家能夠生產電話機的廠家。為改變這一現狀,民族實業家王汰甄、周仁齋等幾人在1932年在天津出資成立了中天電機廠,含義是“中國天津”,寓意是在天津制造電機設備,與西門子產品抗衡。初期廠子規模很小,設備簡陋,但是也制成2部軍用攜帶機。

  這是中國最早完全自己生產的電話機。當年年底,中國第一部電話機(桌機)———手搖磁石電話機便誕生了。 “中天”真正發展是在1936年以后,1936年,國民政府交通部的武漢電信局擴充話務量,在南京公開招標1000部自動電話機。

  “中天”以每部29.80元的略低于德國西門子每部30元的報價投標成功。當時中國國內還不能生產制造自動電話機的關鍵設備———撥號盤,工廠就以德商禪臣洋行的名義購進西門子的1000只撥號盤進行組裝,順利完成了招標任務。

  隨后,“中天”又對西門子撥號盤進行測繪仿制,又陸續生產出1000部自動電話機,分別銷往滬、京、津、渝等電信局使用。由此,“中天”馳名全國。中天的發展也可以說是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的縮影,對于像電話這種舶來品,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及發揚光大幾個過程。